時間:2023-05-16 來源:潛江新聞網 作者:whw.cc 我要糾錯
12月29日,國家文物局公布了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龍灣考古遺址公園經過十年建設,成功入選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龍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大門
龍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位于潛江市龍灣鎮。其中的放鷹臺遺址群被認定是公元前540~535年楚靈王修建的離宮——章華臺宮囿群落遺址,遺址內出土的二十二座夯土基址是迄今發現的東周時期建造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延續時間最長、建筑形式最獨特、保存最完好的楚國宮殿建筑基址,開創了我國王家宮囿建筑園林化的先河。
章華臺基址展示館
龍灣遺址于1983年發現,1987、1999年進行試掘。2001年獲“2000年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龍灣遺址成為首批全國大遺址保護展示試點單位,被列入國家文物局和湖北省政府“大遺址保護荊州片區共建項目”。2013年12月成為第二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單位。”2021年被評為首批湖北省文化遺址公園。
龍灣遺址區劃范圍100.9平方公里,主要遺存有宮囿、楚城遺址和墓地40余處,其中以周代楚文化遺存數量最多、內容最豐富。龍灣遺址保護區劃基本囊括了遺址全部遺存,其中重點保護范圍32.8平方公里。龍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以“天下第一臺——章華臺”為主題,建設集遺址保護研究、展示教育、研學拓展、文化創意、休閑游憩于一體,全方位展示楚文化及荊楚歷史風貌的保護展示區域,考古遺址公園全部位于遺址保護范圍內,總面積586.45公頃,由22處夯土基址、古河道與兩個展館、考古體驗區組成的7大保護展示區。
龍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龍灣遺址博物館
龍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不僅整體保護了遺址本體與周圍環境,而且發揮了濕地生態功能,維護了生態多樣性。公園建設統籌兼顧了遺址周邊村鎮的發展需求,加強了與村鎮生態觀光園、農業采摘園、蝦稻繁育基地及農家樂的合作,有效促進了文化與旅游融合。公園的建設、日常運轉,已經為周邊居民增加就業崗位千余個,帶動了周邊旅游、民宿、餐飲業發展,推動了潛江市經濟社會發展。
截至目前,龍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在國家文物局、湖北省政府和潛江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高度重視下,先后建成了章華臺基址展示館、龍灣遺址博物館,完成旅游專用通道、綠化美化、停車場等配套設施建設,標識標牌等服務設施,公共服務設施逐步健全,遺址公園已具規模,并實現了對外開放。龍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自2014年開放以來,平均年接待量30萬余人次,每年接待全國各地考察團體百批次。目前,龍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營運已逐步邁向規范化管理軌道,較好地發揮了宣傳教育的窗口作用,對外宣傳展示的窗口作用正在顯現,有效地傳承了優秀的歷史文化,逐漸成為荊楚大地上又一個國家級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標簽: